由电商发起的“双十一”购物节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曾被人形容为“试衣间”的传统百货企业则仍表现尴尬。11月10日晚间,百盛集团公布了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百盛三季度净利润下降了32.6%至2260万元。
目前已有多家传统百货企业公布三季度业绩,整体情况仍不乐观。去年以来,上海百货业开始掀起展览混搭等体验营销潮,力求抱团改变现状。
百盛三季度净利下滑32.6%
百盛发布的2014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百盛三季度销售总额下降1.4%至约37.05亿元,而今年前9个月销售总额则下降3.6%至123.25 亿元。此外,其三季度净利润为226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6%,今年前9个月净利润则是较去年同期下降23.1%至约2.76亿元。
百盛方面表示,特许专柜销售依然是百盛的主要收入来源。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前9个月特许专柜销售占百盛销售总额近90%,只有一成收入来自直接销售。其中,服装与化妆品并驾齐驱,两者占百盛商品销售总额超九成。
交银国际指出,百盛三季度净利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同店销售负数和商店损失出现营业利润率压力。事实上,从去年至今,百盛的经营业绩就一直处于下行状 态。今年10月份,其关闭了江苏常州的独苗门店。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14年以来,其至少关闭了4家门店。
今年前三季度,百盛于中山、郑州万象城及重庆万象城新开了3家门店,截至9月底,其在国内37个城市共有59家门店。
作为最早在中国经营时尚百货的外资连锁企业之一,百盛于1994年进驻中国零售业市场,并在北京复兴门内大街开设首家百货店,定位于中高档消费群体。
传统百货尝试抱团自救
百盛并不是百货业内的孤例,多家百货企业均经营下滑。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目前A股22家百货类上市公司三季报已经全部公布。值得注意的是,22家中仅有4家企业三季度营收实现增长,八成企业营收下滑,12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超五成。
其中,翠微股份营业收入下降了9.09%至31亿元,净利润为706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2.77%;王府井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7%至135.5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92%至4.87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重庆百货实现营业收入206.85亿元,同比下降6.39%,净利润4.86亿元,同比下滑了20.34%。
一位机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百货企业目前的状况还是很难,“商品同质化,依赖大客户,价格也不亲民。”
为解决效益问题,重新注入各种体验因素的混搭即成为去年以来上海百货零售业的突破之路,举办各类展览就是做法之一。就在近日,凯德置地旗下上海来福士 广场引进了奇特植物展汇吸引人气,而此前名不经传的上海K11购物中心举办了艺术展,观展人数达到40万人,营业额大增20%,包括上海大悦城的泰迪熊111周年纪念展、正大广场的迪士尼90周年等不同程度带动了传统百货的“改变”。
尽管对吸引客流有帮助,但分析人士表示,消费者真正下单交易还得看商品竞争力。“这样的混搭效果难以判断,实体百货更需要的是一些实质性的转变。”一位零售人士如是说。
此外,传统百货企业还纷纷抱团自救。最近,银泰商业等136家零售企业,超过16000家实体店,首度抱团大促推出中国购物节,这被看成是实体零售商对电商的应战。步步高董事长王填此前表示,实体零售商有比网店更好的体验,要勇于向电商亮剑。不过,业界人士指出,这样的抱团模式意义或不大,一起发声的效果也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