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男装周进入第四年,设计师新人有了更多机会-全球时尚品牌网

伦敦男装周进入第四年,设计师新人有了更多机会

2015-06-13 来源:全球时尚品牌网

  伦敦时装周也曾被诟病为仅仅依赖于 Burberry 等大牌的发布,但这些问题已经改变。

  当地时间 6 月 12 日,是伦敦男装周开幕第一天。今年的日程和上一届一样,还是四天。每天进行 13 到 20 场的走秀,一共有 77 位设计师进行秀展,其中包括 TOM FORD、Paul Smith、J.W.Anderson、Alexander McQueen 等设计师品牌,也有 Burberry、Dunhill、Coach 等商业品牌,也有一些年轻的尚未市场规模化的新锐设计师。

  总体数量较 2012 年初次举办时增长了 67%,其中的 15 人来自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占到了展示品牌的 19%。

  如果不是时装编辑,或许对几乎每个月都会发布的“XX 系列走秀”很迷惑。我们常说的四大时装周都是女装(ready to wear)发布,分别在每年的 2 月和 9 月。男装周独立于女装发布,分别在每年的 1 月和 6 月。其间还有早春、早秋度假系列,但除了老牌奢侈品会专门筹划走秀,如前阵子在韩国办秀的香奈儿,而其余品牌一般都会以 lookbook 的形式发布,即便是 Burberry Prorsum,2016 早春度假系列也是以lookbook 的形式进行露出。另外还有高级定制的发布,在每年的 1 月和 7 月于巴黎举办,与成衣不同的是,高定发布的都是当年当季的服装:一月份发布当年春夏,七月份发布当年秋冬。

  言归正传。和发布女装成衣的时装周不同,男装周要年轻得多。尤其是纽约男装周,今年年初才宣布 7 月 13 日至 16 日将举办第一次发布。而这次我们要说的主角伦敦男装周,今年也才进入其第四个年头,虽然创办时间确实晚过巴黎和米兰——作为传统大牌奢侈品的母国,自然在时装产业上更有话语权——伦敦时装周也曾被诟病为仅仅依赖于 Burberry 等大牌、举办时间捡着纽约和米兰之间的空档来获得买手、媒体的关注,但这些问题一直都在发生改变。

  2012 年 6 月 14 日,伦敦男装周在创办之时,就将自己定位为“时装产业的孵化器”。这不仅是因为伦敦有盛产前卫鬼才年轻设计师著称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英国时装协会(British Fashion Council)还积极寻求对新锐设计师的扶持计划。比如和 GQ 中国共同发起的“GQ China Present”项目,为伦敦时装周输送优秀的年轻设计师人才。

  该项目每次为期一年,旨在推动中英时装才俊交流和扶持年轻设计师。受赞助的男装设计师将在伦敦男装周期间展示两季。项目结束后,双方也鼓励设计师继续留在伦敦发展。周翔宇(Xander Zhou)、上官喆(Sankuanz)、孙小峰(SEAN SUEN)、郭子锋(Kay Kwok)就是因此而成名。

  郭子锋作品

  “这里很有生命力,商业氛围相对没有那么严苛,创意为大,这些让我觉得我做时装会变的更有意义。”第一届就被邀请参加的华人独立设计师周翔宇(Xander Zhou)对 BOF 说。上官喆的评价则是:“如果你带来非凡的创造力,伦敦将还给你更多。”

  英国政府对新锐设计师们也有一定的扶持项目。比如 Fashion East、NewGen 等培育新兴设计师的非盈利计划,其赞助来源中就有政府的一部分。

  每一季,前者都会输送三位男装设计师和女装设计师参加伦敦时装周,其间的所有费用都无需设计师承担——要知道在伦敦办一场秀,没有 100 万人民币是办不下来的——还能得到专业的设计方面的指导。而后者所支持过的设计师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亚历山大·麦昆, J.W.Anderson 、Katie Eary 等。

  除此之外,Net-a-Porter 创始人 Natalie Massenet 担任 BFC 主席,N-A-P在其中扮演了试水市场的角色,为其提供销货渠道,以获得资金回流和市场反馈。

  目前伦敦依然无法撼动米兰、巴黎的地位,但是它也在利用优势的同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摆脱了过去迂腐陈旧的观念,经典英伦和前卫风格互相影响,为世界源源不断输出新的设计力量。

手机版 电脑版

2014 全球时尚品牌网 闽ICP备14009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