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鞋业面临工人老龄化等用工之困-全球时尚品牌网

东莞制鞋业面临工人老龄化等用工之困

2014-02-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目前,珠三角制鞋业的生产主力由“60后”、“70后”以及部分“80后”组成,而强调自我的“85后”、“90后”因换工频繁、流动性大,从而成为令经营者头痛的一族。曾经,这些制鞋老板是多么喜欢年轻气盛的员工,而今天,他们却不得不承受着工人老龄化以及制造队伍青黄不接的现实。

  在这次东莞大规模扫黄过程中,有没有一批年轻的姑娘弃娼从良,从而缓解东莞制造业的用工之困?

  面对这一话题,东莞鞋业界一名资深人士狡黠地笑着称,可能性不大,估计这类“服务业”从业者无法适应制造工人的环境而更愿意返回老家。

  这几天,他开着车跑到东莞几十家甚至上百家鞋厂门口兜了一圈,发现大多数鞋厂前门可罗雀,几乎看不到门口有人来应聘或询问。诸多鞋厂负责人普遍反映,截至元宵节前,返厂的工人仅有三成左右。而经年此时,返厂工人已达到一半甚至七八成。

  东莞制造业招工一年比一年难,这种趋势已不可逆转,一些厂房甚至空置已久。

  而就在这几天,在刚启动不久的西部(贵州)制鞋产业园,进驻的几家鞋厂以及制衣厂每天加起来共招聘几百人,结果每天前去应聘的工人众多,这几家工厂尚可以从中精挑细选。“世界工厂”东莞以及珠三角其他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速往国内中西部以及东南亚转移,留守者则在承受着不断加剧的裂痛。

  实际上,这些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者也曾有过他们的“幸福”时光。

  东莞制鞋老板姚平(化名)回忆称,多年前,在制鞋业来钱容易的黄金时期,那时他常到东莞夜总会挥金如土,一晚掷出几万元也不为奇。而如今,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他,早已不再涉足欢场,虽然全心全意投入自己钟爱的鞋业,从加强设计提升附加值到拓展内销打造品牌,耗尽了大量资金,却依然无法摸索出一条突围之路。高峰期几千人的工厂,目前只剩下两百多人,由于制造成本日益攀升以及国内零售费用高企,他还一度濒临破产。

  一方面,大多数外贸订单都是白菜价,另一方面工人工资依旧一路高涨,姚平感叹东莞鞋企日益举步维艰,给出3500元的月薪依然无法找到熟练的工人。

  以前的制造业工人都去哪儿了?

  近年来,部分在外农民工陆续返乡种田,随着一些农作物价格上涨以及网络时代信息更畅通,不少人也能从农产品中寻找到商机而发家致富;部分农民工打工几年后有了点储蓄,便辞工做起一些小买卖;而“80后”、“90后”的新生代,则更愿意选择服务业而非工作普遍比较辛苦的制造业。

  目前,珠三角制鞋业的生产主力由“60后”、“70后”以及部分“80后”组成,而强调自我的“85后”、“90后”因换工频繁、流动性大,从而成为令经营者头痛的一族。曾经,这些制鞋老板是多么喜欢年轻气盛的员工,而今天,他们却不得不承受着工人老龄化以及制造队伍青黄不接的现实。

  广东一家上市鞋企的老总顾昌(化名)刚与多名满50岁的女工排除万难才签下了劳务合同,这些女工原本就是他的鞋厂里的工人。顾昌从台湾地区将工厂搬迁到广东之后,不知不觉有些工人已跟随他工作了十几二十年,并首次出现一批达到退休年龄的女工。

  不过,顾昌还是选择了继续聘用这批女工,因为一方面很难招到合适的年轻工人,另一方面,这些老工人在制鞋技术、敬业态度等方面上都比部分年轻人胜出许多。不过,他前不久被相关劳动部门告知,这些女工已满50岁,达到退休年龄,不能继续签劳动合同,只能改签聘用合同或劳务合同。而这将带来诸多新问题,例如,这些女工不能再缴纳“五险一金”,然而,有些人因比较晚外出打工,或以前在别的工厂工作没有缴纳社保,尚未交足15年的社保,这意味着可能享受不了某些福利。就此问题,顾昌正在跟相关部门沟通,期待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此外,签署劳务合同的这些女工,劳动风险责任要自行承担。为此,顾昌自掏腰包,为这些达到退休年龄的女工买了商业意外险。与此同时,他也在担忧,现在传统制造业运营成本节节攀升,利润越来越薄,随着负担越来越重,自己的工厂都不排除有一天迁走的可能,一旦企业支撑不下去,这些工人尤其是老龄工人该怎么办?

  由于维权意识提高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原先许多不愿意缴纳社保的工人都主动提出要缴纳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并要求工厂将之前未缴纳的补上,这涉及到一大笔费用,有些老工厂运营者因此干脆关闭珠三角工厂,转向其他地方建厂或投资其他领域。投资楼市或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远远高于工厂的利润,而且风险以及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曾经风光一时的传统制造业,如今逐渐被边缘化,而白菜价的订单、微薄的利润,如何让农民工体面地工作以及老有所依,这成为工厂经营者以及社会正在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手机版 电脑版

2014 全球时尚品牌网 闽ICP备14009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