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之都温州,最初的发展离不开制鞋业的贡献,多年拼杀之后,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对红蜻蜓来说,是甘苦自知。
上市一波多折
对于上市,曾担任红蜻蜓中层管理的王杰明(化名)表示:“终于熬到上市了,也算完成了钱总(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多年来的心愿。”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为此,红蜻蜓早在6年前就开始筹划。
2009年,红蜻蜓已经开始谋求在A股上市。当时,钱金波曾公开透露,红蜻蜓A股上市的计划正在积极推进,计划明年(2010年)向证监会上报上市申请材料。同年10月,红蜻蜓通过掌握大商集团部分产权的形式间接地持有上市公司大商股份的2.2%。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红蜻蜓上市前在资本市场的热身。
接下来的几年,证监会几次IPO暂停的消息都或多或少影响了红蜻蜓的上市。4月份,红蜻蜓的上市初步询价已经完成,“因公司收到举报且需要进行核查,公司及主承销商国泰君安出于审慎考虑,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红蜻蜓方面解释。于是,原本5月5日该举行的网上路演推到了6月。
举报指的是鹿城红蜻蜓皮鞋厂于5月1日向中国证监会的实名举报称,起诉红蜻蜓侵犯其企业字号权一案。据了解,双方之间在近些年因为“红蜻蜓”商标使用一事多次发生诉讼。
在王杰明看来,虽然前后折腾了五六年,好在最后成功了,“对钱金波而言应该是了了一桩大事,对其最重视的文化品牌梦,也一定会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助推作用。”他说。
外延式扩张隐忧
根据红蜻蜓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此次募集资金最大的用途是营销渠道建设项目,直接的措施是“将在两年内新增130家直营独立店,其中包括:通过购置方式建设10间旗舰店,20间标准店;通过租赁方式建设20间旗舰店,80间标准店,将直营独立店占营销终端的比例提升至2.96%。”
在红蜻蜓方面看来,这样的举措有助于完善公司的营销模式,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让人看不懂的是,近几年红蜻蜓的终端一直是在减少的。数据显示,店铺数量从2012年末的4458间到2014年年末4321间,其中直营店数量同期从639间减少到502间。
对此,红蜻蜓方面表示,“公司对营销网络进行了整合。一方面调整直营店发展策略,加强直营独立店的运营管理,优化直营商场店的结构布局;直营街边店的数量,已从2011年初的36间发展到2014年末的49间,关闭的直营店主要是来自直营商场店的结构调整。”
但无论如何,“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采取开店这种外延式扩张的方式发展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王杰明判断,“毕竟多一家店就多一份支出,整个市场情况不好,新店就很难盈利,有可能得不偿失。”
最具有前车之鉴的要数同城鞋类企业奥康。奥康国际在2011年的招股说明书中曾表示,募集资金以进行营销渠道项目建设(主要是新开门店),但由于需求低迷,上市不到一年,奥康就延长了该项目的周期。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也认为,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红蜻蜓依然进行外延式扩张的确并非明智之举,“当务之急是进行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优化品牌形象、加强设计创新力。”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追赶奥康的步伐?
如今一提到红蜻蜓就难免不谈到奥康,两家企业的领导人是亲戚关系,这在温州鞋类行业里不是什么秘密。
据了解,钱金波为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妻子林丽琴的舅舅。1989年,王振滔、钱金波等人分别出资一万元成立永嘉县黄田奥林鞋厂(奥康集团前身);1995年,钱金波将永嘉县奥林鞋厂的出资额全部转让给王振滔,随后自己建立了红蜻蜓。“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钱金波会全身而退,也不知道私下里他们会不会进行行业间的交流,但后来红蜻蜓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和奥康相似。”王杰明说。
红蜻蜓的主要产品为男鞋、女鞋和童鞋,主要针对二、三线城市,经济强镇及一线城市二、三线商区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年龄在25-40岁,通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主要为普通公司白领、事业单位职员和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等,主要产品皮鞋的零售价格主要在300-500元之间。
而奥康除了没有童鞋这一品类之外,其市场定位、定价政策方面都与红蜻蜓有很明显的重合之处,而前者在2012年已经成功上市。
虽然红蜻蜓比奥康晚了3年,且当前整个鞋类行业的大背景都不景气,但是资本市场却一片火热,“A股市场进入大牛市时期,红蜻蜓此时上市在估值上有一定优势。”朱庆骅进一步指出,红蜻蜓上市后一方面将获得充足资金,发展过程中资金束缚会较少;另一方面,市场关注度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 “这对于奥康而言,将产生较大威胁。”
无论红蜻蜓上市之后能否克服自身的不足追赶上奥康,在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谢榕芳看来,红蜻蜓的上市对温州甚至中国的鞋革行业都是一件好事情,“能够鼓励那些还没有上市的大企业去争取,也能够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她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